1.专家组是如何组建的?
评估专家统一从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库中产生,人数 为 15 一 21 人。原则上, 外省(区、市)专家人数不少于评估 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二、专家组组长由外省(区、市)专家担 任。
从数量上看,新一轮审核评估专家组呈现“一多一少”的 特点。" 一多”指线上评估专家组人数多,包括评估专家 15 一 21 人(其中组长 1 人、视需要配备副组长 1 人)、项目管理 员 1 人、秘书 1 一 2 人。“ 一少”指在做全做深线上评估的基 础上,入校评估专家组人数少,从线上评估专家中确定 5 一 9 位入校评估专家,原则上应包括专家组组长及副组长、有 较多存疑问题的专家, 同时适当考虑入校评估任务和学校学 科专业布局需要。
从结构上看,新一轮审核评估专家组呈现“多元全面”的 特点,“多元全面”指评估专家覆盖高校党建、思政、行政管 理、教学管理、主干专业、体美劳领域及行业企业专家,还 专门为第一类参评学校配置国(境)外专家、青年教师专家、 学生观察员,实现多元视角评估,增强评估专家组对学校本 科教育教学质量状况全面考察、联合“会诊”的力量。
2.学校如何做好评建改工作?
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评建改不同于上轮审核评估的评建, 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,是审核评估的重要环节。其中自评自 建是审核评估的基础,学校可以通过自评自建促进学校完善 质量保障体系,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。通过评估 整改形成质量闭环管理,可促进高校自觉巩固和充分利用评建成果,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学校要将评建改作为一 项“全链条”的工作来考虑,注意以下几个方面。
(1)把立德树人作为评建改工作统领
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 根本标准,将立德树人完整、全面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方面、 全过程;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和“负面清单”,形成培养 目标一致、职责分工合理、育人合力显著的立德树人工作格 局:要认真做好自评报告中立德树人情况“必答题”,总结学 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效,查找分 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举措,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 评建改工作的“全链条”。
(2)正确理解审核评估
新一轮审核评估从名称上就发生了变化,从“本科教学工 作评估”变成了“本科教育教学评估”,评估的内涵和外延都发 生了变化,从聚焦教学工作,转向了聚焦教学基础上的育人 工作,更多地是从育人的高度来看教学,不仅包括本科教学, 而且涵盖党的领导、思想政治工作、学生发展、资源保障等 学校办学各方面,是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考核和 整体评价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新一轮审核评估不仅仅是分管教学的校领导、教学或评估部门统筹执行层面的事,而应该 是党政领导班子要决策的大事。
(3)构建高校质量文化
学校要全面对接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的 OBE 教育理念,从概念层面、机制层面、实施层面落到师生、 院系、专业和课程,使这一先进理念成为整个评估工作的理 念共识和行动自觉。
“学生中心”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,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和潜能、刻苦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,推 动人才培养模式从“以教为中心”向“以学为中心”转变。
"产出导向”强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,注重评价学校 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、社会适应度以及学生和社会满 意度,避免单纯根据显性指标评价办学水平。
"持续改进”强调对人才培养全链条形成质量闭环管理, 促进高校积极构建自觉、自省、自律、自查、自纠的质量保 障机制和大学质量文化,及时发现问题、持续改进提升质量。
(4)要坚持实事求是
学校要用好办学自主权,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评估类型和指标体系,形成个性化评估方案, 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; 以“平常心、正常态”态度对待评估,评建改工作要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,做到不回避问题、不隐 满事实、不弄虚作假、不夸大成绩;树立正确的评估价值取 向,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看待评估, 以审核评估为契机,落实 质量主体责任,与专家组、评估机构构建质量共同体,对本 校人才培养状况、培养质量全面深入地自我审视和不断地自 我改进,促进高校内涵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创新发展。
(5)处理好四种关系
学校要处理好审核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,不搞急功 近利的短期行为;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,积极 构建自觉、自省、自律、自查、自纠的高校质量文化;处理 好自评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的关系,使高校的评建工作融于 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、质量保障体系与质量文化建设工作之 中;处理好自评工作与整改工作的关系,保证评建改工作长 链条开展、常态化推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