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学校在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环节需要做哪些工作?
(1)线上评估时间一般为2~4 周,基本实施流程包括:
线上评估前 参评学校与项目管理员对接,明确学校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(包括系统测试等)。依据评估方案要求, 在评估系统中提交基本材料、自评材料及其他材料等。
线上评估间 专家主要进行材料研读,线上调阅材料、 在线访谈座谈、听课看课等。参评学校根据专家评估工作需 要提供相关材料,落实访谈座谈、听课看课安排,组织相关 人员按时参加访谈座谈。
(2)入校评估时间为2~4 天,基本流程包括:
入校评估前 专家组组长与参评学校协商入校考察时 间、天数、环节和重点考察内容等,参评学校准备好自评材 料、专家案头材料等,协助安排专家组成员交通与住宿、做 好经费预算等。
入校评估间 参评学校根据专家评估考察任务,配合做 好听课、访谈、调阅等安排。入校评估反馈结束后,专家组 成员离校,参评学校协助做好经费决算、入校评估材料整理 等工作。
2.学校须重点关注的“红线” ”“底线”要求有哪些?
新一轮审核评估对标国家基本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规 定,在指标体系中设置“红线”和“底线”要求,体现国家对所 有参评学校的刚性约束。
在定性指标中,通过增设对教师、学生出现思想政治、 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,教材选用工 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方面的立德树人“负面清单” , 关注高校办学“红线”。
在定量指标设计中,通过设置高校思政教育、教师队伍 建设、基本办学条件、学生发展与支持服务方面的要求等“统 一必选项”,列出了办学“底线”标准,其中第一类评估 16 个, 第二类评估 17 个。
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, 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约谈负责人、减少招 生计划、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