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乐”与“药”合,以平为期
长治医学院药学院 2022-11-07 08:00 发表于山西


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践行优秀传统美德。10月27日晚7点,在五龙校区24教,校党委宣传部联合人文艺术传媒系、药学系特此开展了以“乐与药合,以平为期”为主题的特色古琴讲座。

讲座在24教顺利展开,栗红河老师向药学系2022级的同学讲述他对古琴的热爱,琴曲《春晓吟》将我们的思绪带入今日的主角 —— 古琴。
古琴形制 —— 天人合一思想,世界第二批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”,亦称瑶琴、玉琴、七弦琴,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,本世纪初才被称作"古琴"。



古琴文化源远流长,琴制文化象征:阴阳平衡与天人合一伏羲一画开天地,一分为二。面板圆形,仿天之圆。桐木或杉木制,疏松清透有利于发音,属阳。底板方形,仿地之方。梓木制,材质致密有利于声音的反射,属阴。
古琴相关知识
泛音,其音清脆高远,如天外之声,象征天,法阳。
散音,其音深沉浑厚,如同大地般坚实,象征地。
按音,如法阴阳平衡,其音婉转抒情,圆润细腻,如人婉婉倾诉衷情,象征人。
·琴宽六寸,象征六合(天、地、东 、南、西、北);
·琴长三尺六寸五,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日;
·琴徽十三个,象征一年中十二个月及一个闰月;
·琴头、琴劲、琴肩、琴腰、琴尾、雁足像一位高士顶天立地。

栗老师为我们细细讲解古琴文化中“美善合一”的审美观念;“物我合一、情景相即”的审美价值;“通乎杳渺,出有入无”的音乐意境;“以平为期,恬淡虚无”的中医养生观念。并且还专门抽出与“乐与药”的治疗部分,切合长治医学院的办学理念,弘扬传统古琴与医学文化。最后老师还为我们讲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疗法理论建构:中国人对音乐是从生命意识角度来认识的。音乐是一种心理上精神愉悦(审美生活)的追求。
药与乐合,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这一次的讲座让同学们对古琴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表面,更了解了它的深刻内涵,同时增强了同学们对优秀传统的认同。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,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举时代高歌,扬优秀文化!
直至讲座进入尾声,同学们仍然不断品鉴古琴带给我们的韵味。愿药与乐平,携行天下;期乐与药合,以平为期。
文 | 安瑞艳 芦嘉琛 杨文燕
图 | 兰桐
初审 | 赵丽萍
复审 | 李俊波
终审 | 王淑荣